2025年3月22日,由河南省康复医学会主办第十届黄河康复医学学术会议、我院承办的“第一届智能装备与产品转化分会第二次年会”在郑州黄河迎宾馆隆重举行。会议以“科技引领,智创未来”为主题,来自国内高校、医院及企业的分会主委、副主委、常委、委员共百余人参会,会议开幕式由我院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刘清君主持,副主任委员河南大学教授魏建设、新乡学院片春媛主持各报告。
(1)分会场开幕:共谋医疗科技新发展
分会场开幕式由刘清君致辞。他简要介绍了我院的办学特色、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方面的战略布局,并强调深化“产学研”协作对推动医疗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刘清君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期待通过本次会议促进学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共同推动智能医疗装备领域的发展,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2)学术前沿成果精彩纷呈
在分会场专题报告中,我院高智贤副教授以《人工智能在帕金森病评估中的应用》为题,系统展示了团队在运用人工智能进行帕金森早期症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以及纠正躯体症状的医疗设备研发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刘清君则聚焦生物传感技术,重点介绍了柔性电子技术以及结合NFC技术的传感器在即时医疗中的突破性应用,包括呼出气监测及药物缓释等突破性成果。
山东大学的李燕乐教授围绕三元纳米粒子掺杂HA生物涂层的研究,详细阐述了他们团队通过改良复合粉末配方,使涂层在耐腐蚀性、体外细胞相容性、促成骨分化能力、促成血管分化能力以及体内安全性等诸多生物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河南科技大学李光大教授以《生物活性玻璃及其应用》为题,深度探讨生物活性玻璃的临床转化潜力,她在报告中细致介绍生物活性玻璃的特性和其在抗菌性、促进组织再生以及可控降解等方面突出优势,并列举了其在骨科修复中的应用。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王端卫教授就经颅磁刺激在精神健康干预方面的应用及其显著功效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展示了他们团队通过引入指纹识别技术,打破设备壁垒,实现医疗数据信息化重大成果。
此外,产业界的多位研究员和工程师也高度参与了本次会议。海纳医信的李桂鹏总经理就AI医学影像平台在康复治疗中的重大意义做了详细叙述,并展示了他们公司开发的一体化医疗协同影像平台、一体化远程医疗平台以及人工智能集成平台(OpenAI),借助人工智能他们实现了‘全场景覆盖、无边际合作’。
山东元空间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王川川总经理,做了题目为《浅谈医学培训教学中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融合应用》的报告,报告中展示了该公司围绕第四代医学教育核心,通过AI和VR的融合,开发了虚拟病人,虚拟诊疗场景及病历库建设等先进医学教学平台。
苏州小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丁衍总经理就‘产学研’三位一体在穿戴式康复设备研发中的融合机制展开了讨论,并展示了该公司与我院合作研发的最新成果。双方在技术开发上主要集中在智能传感器、AI数据分析、个性化家庭康复方案等方面,这些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帕金森检测、筛选和物理治疗以及穿戴式血流动力学检测设备当中。
上海邑成测试设备有限公司的胡彬彬总经理,对他们公司在动静态数据采集、各种传感器设计以及薄膜压力&应变仪器开发等方面的最新技术及其应用做了简要介绍,展示了该公司在科研技术方面的雄厚实力。
(3)闭幕展望:协同创新向未来
会议闭幕式由任武主持,此次学术年会通过学术研讨与产业展示,有效串联了“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临床应用”的完整链条,为构建智慧医疗生态提供了实践范例。未来我们将继续强化高校、医院与企业的三方联动,为医疗科技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此次会议的举办,不仅为智能康复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更彰显了“产学研”融合机制在医疗科技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与会学者纷纷表示,期待会议持续举办,为行业带来更多创新与合作机遇。
(文/图:王美婷/刘东华)